
驅蚊、殺蟲產品,驅蚊有效成分仿照天然除蟲菊素結構,采用人工合成的擬除蟲菊酯。按照我國《農藥管理條例》和相關規定,凡是預防、消滅或者控制蚊、蠅、蟑螂等家庭有害生物的產品用藥,都屬于家庭衛生用的衛生用藥,由國家農業部歸口管理。根據農業部規定,凡是農藥(含衛生用藥),必須做毒理測試(毒理測試按照毒性級別由高到低,將毒性分為:劇毒、高毒、中等毒、低毒和微毒,規定里面沒有無毒等級),并在包裝和標簽上面醒目地標注出來。因此,凡是國內銷售具有驅蚊、殺蟲功效的產品,也被納入農藥管理范疇,需要標注毒性級別,否則就是違規的虛假產品。因此,驅蚊、殺蟲產品也必須標注“微毒”等標識。
但是,微毒對人體安全嗎?客觀上講,微毒對人體安全。事實上,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屬“微毒”。比如食鹽,據(美國)食品及藥物管理局(FDA)評價食品添加劑安全性指標(GRAS)公布的數據【1】,其急性經口毒性LD50為3000mg/kg,屬于低毒級別。讓大鼠口服食鹽,每公斤體重攝入3g,有超過半數中毒死亡。食鹽當屬“低毒”產品,比“微毒”毒性級別更高。而人們每天都在食用。所以標識為“微毒”的產品,只要合理使用,對人體是安全的。
[1]:GRAS(FDA, §186.1750,2000)